• 1.经文标题:
  • 圣经再约--第3篇--诚信福音--第二章 什么是【一般失信行为】、【恶意失信行为】、【严重失信行为】、【失信关联行为】、【支恶行为】
  • 2.经文类别(902):
  • 圣经再约
  • 3.经文内容:
  • 第二章 什么是【一般失信行为】、【恶意失信行为】、【严重失信行为】、【失信关联行为】、【支恶行为】

     

    2.1

    方邦鉴问:上帝啊,你关于【诚信】的解释还是有点太笼统,能不能再具体一点,直接告诉我什么是失信行为、【一般失信行为】、【恶意失信行为】、【严重失信行为】、【失信关联行为】、【支恶行为】?

    2.2

    上帝说:【人类普适价值规则】之第9规则:失信行为是指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,即:在没有正当事由的前提下,损害他人正当权益,且事后不积极补救。以下行为均属于失信行为:

    1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未善意地遵守法律、法规[如:因怠于或不当(行使法定权利、使用法定权力、履行法定义务)而侵犯了他人的正当权益],且之后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。

    2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未善意地披露重要事实(如:隐瞒重要事实或虚构重要事实或虚假陈述等),且之后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。

    3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未善意地达成契约(如:以误导等不正当的方式达成契约),且之后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。

    4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未善意地遵守契约[如:因怠于或不当(行使约定权利、使用约定权力、履行约定义务)而侵犯了他人的正当权利],且之后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。

    5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对于不合法、无效的契约,未积极采取补救措施。

    6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对于自己的违约行为、违法行为,未积极采取补救措施。

    7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否认他人的正当权利或拒绝或拖延或阻挠他人的合理要求、合理请求、合理诉求,如:否认他人具有信用评价权利,且之后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。(被评价方有权否定或质疑信用评价意见的客观性、公正性,也有权追究不客观、不公正信用评价意见的责任,但没有权利否认他人具有信用评价权利。因为信用评价权利属于言论自由权利,而言论自由权利属于宪法权利。)。

    8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辜负他人的合理信赖或合理信任,且之后未积极采取补救措施。

    9)在未作出合理解释的前提下,作出其它不善意行为或其它违反【人类普适价值规则】的行为,且之后未积极采取补救措施。

    2.3

    上帝继续说:合理解释,也可称正当事由,是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解释或事由:

    1)该解释或事由被相关行为的受侵害人谅解;

    2)该解释或事由显而易见地令人信服;

    3)该解释或事由符合人【类普适价值原则】。

    2.4

    上帝继续说:【人类普适价值规则】之第10规则:行为人过失(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属于过失)造成的失信行为,应鉴定为【一般失信行为】。

    2.5

    上帝继续说:【人类普适价值规则】之第11规则:行为人故意(明知或应知是失信行为仍然作为或不积极补救属于故意)实施的失信行为,应鉴定为【恶意失信行为】。【恶意失信行为】尤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列举的行为:

    1)行为人承认或默认失信行为后,拒不改正。

    2)接到劝善函或相关函件后,行为人仍不在乎信用机构的信用评价,拒绝信用机构的合理劝诫或合理要求,且不对劝诫或要求的合理性提出异议。

    3)行为人的失信行为已受到提示,但仍然重复该项失信行为或类似失信行为超过三次以上。

    4)接到劝善函或相关函件后,行为人仍拒不认可信用机构的信用评价权利。

    5)行为人刻意隐瞒重要事实、刻意误导他人、刻意诬陷他人、刻意转移话题、刻意制造事端逃避责任义务。

    2.6

    上帝继续说:【人类普适价值规则】之第12规则:对于主观恶性较大、具有严重恶意的失信行为,应鉴定为【严重失信行为】。【严重失信行为】尤其包括但不限于:

    1)行为人隐瞒失信行为、粉饰失信行为、掩盖失信行为。

    2)行为人不遵守合理的程序,从程序上阻滞失信事实的验证。

    3)行为人不但回避失信行为的指控或拒不承认失信行为,而且反过来捏造事实对受侵害人等进行诽谤的。

    4)行为人对信用机构或信用执业人员或失信行为的控告人、受侵害人、证人进行侮辱谩骂、打击报复。

    5)行为人利用自己的人脉、背景等优势地位或法律瑕疵,否定信用机构的信用评价权利。

    2.7

    上帝继续说:【人类普适价值规则】之第13规则:一个组织(包括个人或单位)与失信行为责任人存在关联关系,在接到第三方的劝善函或相关函件后,如果仍然不积极督促和劝诫失信行为责任人改正失信行为,或者坚持享用关联组织输送的失信收益,则这种不作为或消极行为,就属于对关联组织失信行为的容忍,该容忍行为即属于【失信关联行为】。上述关联关系是控制型的关系,为控制型【失信关联行为】;上述关联关系是受控制型的关系,为受控制型【失信关联行为】;上述关联关系是影响型的关系,为影响型【失信关联行为】。

    2.8

    上帝继续说:【人类普适价值规则】之第14规则:一个组织包括个人或单位)接到第三方的劝善函或相关函件后,如果仍然不听劝诫、无正当事由、坚持向[【恶意失信行为】责任人或【严重失信行为】责任人或【失信关联行为】责任人或【支恶行为】责任人]提供人道主义之外支持的行为,该行为属于【支恶行为】。其中,向[【恶意失信行为】责任人或【严重失信行为】责任人]提供人道主义之外支持的行为,为直接【支恶行为】;向[【失信关联行为】责任人或【支恶行为】责任人]提供人道主义之外支持的行为,为间接【支恶行为】。

    2.9

    上帝继续说:【人类普适价值规则】之第15规则:【一般失信行为】、【恶意失信行为】、【严重失信行为】、【失信关联行为】、【支恶行为】,都属于【恶行】。同时,所有的【恶行】,都属于【一般失信行为】或【恶意失信行为】或【严重失信行为】或【失信关联行为】或【支恶行为】,有关该行为的记录都属于【不良信用记录】。在行为人未改正【恶行】之前,任何个人或一切组织都有责任劝诫其改正,拒不改正的,有责任谨慎或拒绝与之合作。

     


  • 4.发布时间:
  • 2020年05月15日(美国东部时间)
  • 5.最新修订时间:
  • 2020年05月15日(美国东部时间)

所有观点(跟贴)

看全部贴|只看同意贴|只看反对贴|只看中立或弃权贴
未有信息!
  • 无数据!

会员登录后方可发布跟贴

电子邮件
登录密码
刷新验证码   验证码:716510
密码丢失找回